2016 年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数量基本维持以往水平ꎮ 总体而言ꎬ 2016 年经济
形势在2015 年的基础上未得到实质性改善ꎬ 不少经济实体在苦苦支撑了一段时
间之后ꎬ 仍难逃脱本轮经济危机的打击ꎬ 最终倒下ꎬ 而由此引发的劳资纠纷是触
发群体性事件的最常见因素ꎮ 2016 年上半年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ꎬ 涉及群体最多
的是交通运输从业人员和投资者ꎬ 反映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ꎬ 经济产业链
局部断裂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向着部分上下游相关领域及行业传导ꎮ
- 版权信息
- 编委会
- 年度报告
- 2016年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
- 特约专栏
- 质量安全与中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
- 质量共治:中国质量供给的范式转型
- 案例分析
- 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合作与协调机制研究——以长三角区域为例
- 城市邻避设施(PX项目)的风险感知与邻避冲突——基于216个宁波青年样本的分析
- 重大工程社会稳定风险心理预警模型建构——以核电站为例
- 理论探讨
- 重大灾难性事件心理援助的协作关系探讨
- 危机管理中的典型效应分析
- 自决权:冲突的解决者还是制造者?
- 研究报告
- 公私伙伴关系视域下的突发事件合作管理研究
- “伊斯兰国”渗透下的东南亚恐怖主义特点趋势
- 青少年遭受校园霸凌的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- 外出务工人员社会认同困境与应对策略研究
- 研究述评
- 宣泄类群体性事件的国内研究综述
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、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。从事司法鉴定和司法制度研究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?先后主持完成《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》、《中国司法鉴定质量保证体系相关制度研究》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。